1.需求明确化
-负载:确定单次抓取重量(如50kg/200kg)
-效率:测算每小时需处理托盘数(如300托/小时)
-空间:测量安装区域尺寸及导轨布局需求
-物料:明确纸箱/袋装/异形件等特性
*示例:食品厂搬运25kg纸箱需200托/小时,工作半径3米*
1.,性能扎实:保定产码垛机器人普遍注重基础性能和耐用性。采用高强度本体结构设计和精密传动部件,确保在长时间、高负荷的连续作业下保持稳定运行,减少故障停机时间。重复定位精度高(通常在±0.1mm左右),满足各种规格箱体、袋装物料的抓取和堆叠要求,保证垛型的整齐稳固。
2.灵活,适应性强:具备较高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,显著提升码垛节拍,提高生产线整体效率。机器人本体设计紧凑,工作范围广,能适应不同空间布局的生产线。通过搭配多种末端执行器(如机械抓手、真空吸盘、夹板等),可轻松应对纸箱、袋装、桶装、板材、规则/异形件等多种物料的自动化码垛需求,柔性化程度高。
1.高负载与高精度:广泛覆盖50kg至1000kg负载范围,满足从食品箱到化工原料袋等多样化物品的搬运需求,重复定位精度可达±0.5mm以内,确保垛型稳定。
2.与灵活:运行速度普遍在1800次/小时以上,配合高速输送线,大幅提升产线效率。主流采用四轴(大负载、高速)和六轴(复杂姿态、空间灵活)结构,适应不同场景。
3.智能化升级:集成2D/3D视觉系统,实现无序抓取、自动识别定位;结合AI算法优化垛型路径,提升空间利用率;支持远程监控与预测性维护,降低运维成本。
4.协作化趋势:轻型协作码垛机器人应用增多,在柔性产线、人机混合作业场景中展现安全、部署灵活的优势。